当前位置:科技焦点网科技资讯正文

纯纯甘和浮生一日古典媒体调查记者的回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1-04-28 11:49:16  阅读:81642 来源: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
纯纯甘和浮生一日古典媒体调查记者的回归

  来源:诗翰

  一个关于媒体行业的小观察。

  当前的新媒体时代,虽然在市场上超越了传统纸媒,但实际上,新媒体仍有不少缺位的地方。对于流量和热点的追逐往往让大家习惯于挑选最吸引眼球的新闻,然后去做成几十秒甚至十几秒的短视频,却往往忽略了古典媒体对水面下更真实更厚重内容的报道。

  事实上,在所有人都在热点新闻下内卷时,古典媒体的许多内容点,开始重新回归了。

  比如,我今天要讲述的一个微博视频博主@纯纯甘_。

  她是纯素人博主,作品不过10条,却在 4个月内涨粉至22万,有2条视频火爆出圈,引发众多不同领域的大V名人转发。

  她给我的感觉,非常像古典媒体时代的一个冷门岗位,调查记者。

  但是,在调查记者的基础上,她很好的完成了和新媒体平台的结合。

  她的作品,叫做“浮生一日”,专门记录各式各样北漂人群每一天的生活,比如北京程序员的真实一天,北京外卖小哥的真实一天。

  她的视频作品,是极少数让我明确感知到,原来视频作品确实可以达到文字作品无法达到的情感共鸣和人文关怀。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有很多视频博主,虽然说做的是视频,但本质是把一个文字新闻快速念一遍,再配上几张新闻图,内容信息量相比之前的图文形式并没有什么优势,甚至获取信息的效率还更低了。视频的优势只在于大众的阅读门槛降低上。

  而纯纯甘不太一样,她对于内容细节的拍摄,让我觉得很多地方确实是文字报道无法体现的。

  她的拍摄,非常实诚。

  有多实诚呢?一般这类纪录片,记录某某人的一天,基本意思一下,新的一天开始了开始拍,而她不一样,她是真的凌晨3点跑到别人家小区去开始记录的。

  此外,她的视频全程是手机拍摄,没有漂亮的滤镜,也没有精彩的脚本,视频内容就是平铺直叙的从主人公的清晨开始,从起床到洗漱再到搭地铁上班再到下班回家做饭。

  但就是这么简单平铺,像白开水一样的拍摄流程,却打出了很多花里胡哨的视频根本打不出来的效果,因为她传达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真实。

  当一个又一个北漂人群的真实生活被简单直接又真实的视频记录下来后,你会发现,任何的高级滤镜和精巧脚本,都显的软绵无力了。

  有些人把她的视频叫做“北漂劝退录”,因为视频真实记录了程序员小哥、外卖小哥、理发小哥们真实又厚重的生活。

  和许多电视剧电影里的北漂一族不一样,这些视频里没有窗明几净的办公桌,也没有时尚商务的CBD,更没有每天一大早起来阳光洒满床铺的精致生活。

  相反,是油腻的厨房,多人共用的卫生间,轮流打扫的公约,乃至终年不见阳光的屋子。

  “北京的阳光是有价格的,你看,对面那个朝南的,就有阳光,但是价格要贵500,我们这边没有阳光”

  甚至连程序员小哥,也不是什么BAT大厂的高收入程序员,而是来自一家生死未卜的小创业公司。

  但显然,一个北漂劝退录并不能概括这些作品。

  因为你会发现,生活其实是很复杂的。远不是单纯的鸡汤,丧等标签能形容。

  程序员小哥明确的知道,自己无法在北京留下,几年后可能就要回老家去。

  但是他更知道,这两年的北京时光,能很好的提升自己,自己也应该更多的利用好北京的各种便利。

  他和女友两个人都办了国图的借书卡,大量的借书阅读。

  很多北漂视频,往往把北漂的人拍成两种形式,要么是身居陋室但元气永远满满,永远奋发向上,要么是努力多年无望留京,最后在一个夜晚高唱着“北京,北京”一脸决然的离开。

  这其实是不太真实的,因为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非黑即白只是理论中的一种假设。没有人可以永远保持一副兴趣盎然的样子。

  所以你会在评论区里发现,出现最多的,是“真实”的评价。

  甚至有许多人表示,这些视频让他们想起了自己刚刚毕业来到北京的时光。

  此外,这系列视频,还在无意中拍出了类似英国的“人生七年”的感触,它让我意识到很多东西,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

  比如说,理发小哥那一期,有一个洗头理发的pony小哥,15岁就出来打工。

  是不是觉得他应该是那种乐观向上,白天上班洗头理发,晚上开开心心拿起手机玩王者的人?

  答案也是否,他在视频里表示,他来北京的第一天,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去北京最好最高端的理发店洗头。

  是啊,你们都想着进大厂进BAT,为什么理发小哥不能有自己的理想呢?我也要去北京最好的店当洗头小哥。

  后来,他和主人公四个人一起,成立了自己的理发工作室。

  一开始非常艰难(他们的理发店开在居民楼里),但慢慢的回头客不断,回头客再带回头客,生意终于好起来了。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每天下班后还要拿着一个发型模特头练习,每年都还要坚持去日本学习。

  这一期作品的意义在于,对于阶层的突破。

  日常的新闻中,所有人都在关心CBD里的白领,很少有人去关注洗头小哥、外卖小哥,偶尔有新闻报道到,也往往会简单打上一个努力乐观奋进的标签。

  但事实上,洗头小哥也会有自己的理想、有想去的地方、有在这个行业内的至高目标。

  事实上,相比前面几个程序员,律师等高薪岗位,我觉得这几个理发小哥,反而是最有可能在北京留下的人。

  许多一般人没有注意到的冷门赛道上,有人矢志不渝的坚持奔跑,最后往往发现,自己把许多热门赛道的选手甩到后面了。

  所以在评论区,你会发现很多人惊讶于,原来这些日常看起来简单的工作,往往背后也有无数的努力和秘诀。

  这些来自不同圈层,不同教育背景,不用地域的多元观点在微博评论区良性碰撞,在不断的冲突和认同中,去伪存真,沉淀正向价值百科。多种观点的存在,也为事件本身赋予更多探讨空间,有助于更广泛的认知发声。

  此外,另一个非常值得留意的点是,纯纯甘将媒体的属性和微博平台的功能结合的非常好。

  她并不是现在许多媒体那样的编辑部制。

  她每期的采访对象,并不是自己关起门来决定的,往往是在评论区讨论出来的。

  微博上的粉丝们在评论区留言推荐感兴趣的行业,作者根据大家的兴趣推荐去寻找采访对象。

  微博社区的高互动和转发带来的出圈,也让北京兽医,北京酒保,冰场职员,这些日常生活中不太会被留意的冷门职业进入作者视野。

  你看,相比许多内容作者每天想选题想破头,这边每次看评论区大家想看什么就去采访什么,是不是简单太多了?

  这是一个古典媒体时代很难复制,只有在微博时代才存在的大V与粉丝之间的常态化互动模式。粉丝与大V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朋友之间的互相支持、互相帮扶。不同领域的大V在面对同一个社会热门议题时,可以通过广泛互动,营造仿佛穿越时空,面对面讨论,一群人争辩的氛围,现场感非常足。

  而这些的背后,却是一个不太一样的逻辑。

  那就是创作逻辑,是编辑部中心制,还是读者中心制。

  许多媒体,喊着读者中心制,一切围绕读者,但实际上,具体工作中往往还是编辑部中心制。

  一个典型案例是,这两年许多内容行业从业者,都喊着内容内卷,内容不好做,大家都想着上高倍镜头上无人机航拍提升内容。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大众真的需要这些内容吗?大家真的爱看无人机航拍高清4K以及酷炫的特效镜头吗?

  显然,答案未必是这样。

  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是,纯纯甘的视频里,最火的并不是那些光鲜的高大上职业或者冷门的小众职业。外卖小哥和程序员,这两个最大众化、日常最多见的职业,拿到了最高的数据,获得广泛关注,以他们为主角的视频也火爆出圈。

  你看,虽然日常喊着,追逐流量追逐热度,但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甚至连流量和热度的走向都没跟上。

  永远,不要去简单的猜测大众真正想看什么。

  再比如,纯纯甘视频的受众。

  你觉得,讲述北京生活的视频,谁会感兴趣?是没有来过北京的人,以及准备来北京的人,所以对此抱有期待?

  答案也是否的,哪怕是真实生活在北京的人们,也未必知道其他人的生活是如何的。不同的圈层,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行业,将所有人隔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同的细分原子,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天天接触的外卖小哥,真实的一面是什么样子。所以当这些千姿百态的“北京一天”展现在大家面前时,北京的人们往往会有最深的触动。

  此外,除了北京,上海人的一天呢?

  寸土烁金高速发展,永远立于浪潮之前的深圳的一天呢?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块内容,新媒体领域基本是完全缺位的。古典媒体里,那些打入内部用双脚丈量土地的调查记者在逐渐凋零,新一代媒体在这块并没能及时补上。

  也可能正是因此,纯纯甘在出圈后,开始围绕【浮生一日】打造IP,搭建自己的团队,在微博发布后期剪辑招聘公告。从素人的单打独斗,到内容选题确立,再到组建团队,规模化运作,全部都在微博平台上完成。

  这也是微博这个平台带给博主的极大利好,优质内容尤其是社会性议题具备跨圈层的关注力,微博在社会议题上的天然聚合效应为更多的非垂类内容提供了生长空间,在出圈后可以很快的完成赋能升级。

  整体来说,纯纯甘很好的贯彻了古典时代调查记者的真实性,又很快的学习利用了新媒体平台的优势,一下子拉开了区别度。

  我非常期待,新时代的调查记者,能够在微博这些新媒体平台上重新出现。

原标题:纯纯甘和浮生一日古典媒体调查记者的回归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